一、DR設備發展歷程
DR設備,即直接數字化X射線攝影系統,是由電子暗盒、掃描控制器、系統控制器、影像監示器等組成,是直接將X線光子通過電子暗盒轉換為數字化圖像,是一種廣義上的直接數字化X線攝影。而狹義上的直接數字化攝影即DDR,通常指采用平板探測器的影像直接轉換技術的數字放射攝影,是真正意義上的直接數字化X射線攝影系統。普通X線機經歷了膠片機、CR、CCD-DR到平板DR的發展歷程。
DR設備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醫療器械之家,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中國醫學影像設備市場規模
醫學影像設備是醫療器械行業中技術壁壘高的細分市場。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口老齡化問題加重,民眾健康意識的提高,醫療保健服務的需求持續增加,國內市場對品質醫學影像的需求相應快速增長。在市場需求及政策紅利的雙輪驅動下,中國醫學影像設備市場將持續增長,2020年市場規模已達到537億元,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為535.3億元。
2015-2021年我國醫學影像設備市場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6年中國DR設備行業發展監測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三、中國DR設備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1、區域競爭格局
從我國各省市DR設備采購量來看,據統計,2021年DR采購數量省/直轄市排行中,廣東位居,其后依次是河南、山東、江蘇、湖南、河北、浙江、四川、安徽、山西。
2021年中國DR采購省/直轄市排行榜Top10
資料來源:醫招采,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2、常規DR市場競爭格局
在銷售數量上,國產品牌占據前例,其中萬東排占比20.11%,其后依次是安健9.42%、聯影8.03%、普愛7.58%、藍影5.98%、邁瑞5.53%、深圖4.75%、飛利浦4.63%、西門子4.51%以及銳珂4.42%,已基本實現國產替代。
2021年我國常規DR品牌銷量市場份額(單位:%)
資料來源:醫招采,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銷售金額上依舊是萬東排在占比13.45%,但由于進口品牌價格比國產品牌偏高,所以在萬東之后則是飛利浦10.11%,之后依次是西門子9.16%、島津8.98%、聯影8.89%、安健7.73%、銳珂7.13%、GE6.57%、普愛5.07%、邁瑞4.50%。
2021年我國常規DR品牌銷售額市場份額(單位:%)
資料來源:醫招采,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3、移動DR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隨著疫爆發以來,移動DR需求持續上升。2021年在移動DR市場上,國產品牌已經占據了相當的市場份額,替代趨勢已不可逆轉。在銷售數量上TOP5皆為國產品牌,其中聯影占比16.62%,往下依次是萬東占比13.38%、邁瑞10.29%、安健9.71%以及普愛8.24%。
2021年我國移動DR品牌銷量市場份額(單位:%)
資料來源:醫招采,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銷售金額來看,聯影市場占比大,達19.38%。其次為邁瑞(12.75%)、萬東(10.57%)、安健(7.67%)、銳珂(6.39%)。
2021年我國移動DR品牌銷售額市場份額(單位:%)
資料來源:醫招采,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4、乳腺DR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2021年乳腺DR銷售數量上,依舊是國產品牌聯影占比17.96%位居,但相比常規DR和移動DR來看,其中國外廠商在其中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在銷售金額上國外品牌也位居前列,前兩名分別是豪洛捷占比22.27%占據榜首,GE次之占比18.48%,聯影排名第三。
2021年我國乳腺DR品牌銷量市場份額(單位:%)
資料來源:醫招采,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1年我國乳腺DR品牌銷售額市場份額(單位:%)
資料來源:醫招采,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中國DR設備發展趨勢分析
1、國產替代加速
十三五期間,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在醫學影像診斷類設備領域取得了長足發展,國產產品得到醫院用戶的普遍認可。其中,國產數字化X射線機(DR)的市場銷量接近70%,超過進口品牌,未來DR市場將進入發展平臺期,新增和更新需求總和維持在一定的量級;
2、醫學影像設備向小型化、智能化、低成本化發展
2020年FDA批準了全球移動式核磁共振成像設備,相較于傳統MR,其檢測費用降低至1/20。隨著我國醫學影像設備需求不斷增長,醫療人才緊缺現狀短期內難以緩解,便攜化、智能化、低成本化的醫學影像設備順應國家分級診療政策形勢,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3、醫學影像設備多模態融合及診療一體化
未來的醫學影像設備行業不僅要為醫療機構提供高性能的醫學影像設備,還要協助醫生制定診斷和愈療一體化的解決方案,終目標是降低患者愈療成本、提高愈療效率。因此,多模態融合與診療一體化是行業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將有更多的具有多模態功能的醫學影像診斷和愈療設備被推向市場。
華經情報網隸屬于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制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游、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汽車電子、農林牧漁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新興領域。